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什么是重核裂变_ 什么是重核裂变现象

么是重核裂变? 什么是重核裂变现象

核裂变是指质量较大的原子核(如铀-235、钚-239等)在吸收中子后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,同时释放大量能量和次级中子的核反应经过。下面内容是其核心要点:

一、基本原理与经过

  • 分裂机制
    重核(如铀-235)吸收一个中子后变得不稳定,分裂成两个质量相近的碎片(如钡和氪),并释放2-3个中子和约200 MeV的能量。这种反应可通过链式反应持续进行,即释放的中子继续轰击其他重核,形成自持裂变。

  • 界条件
    链式反应需达到临界体积(或临界质量),即材料体积足够大以维持中子持续撞击。超过临界体积时,反应迅速失控(如原子弹爆炸);在核电站中,通过控制棒(如镉或硼)吸收中子来控制反应速率。

二、发现历史与关键人物

  • 首次发现:1938年,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,观察到分裂现象,随后迈特纳和弗里希提出学说解释。
  • 三分裂与四分裂:1946年,中国科学家钱三强与何泽慧发现铀核的三分裂、四分裂现象,拓展了裂变研究领域。

三、能量释放与应用

  • 量规模
    1克铀-235完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.4吨煤燃烧的热能。核电站通过裂变能加热水蒸气驱动发电机,能量转换效率远高于化石燃料。

  • 要应用场景

    • 核能发电:反应堆通过受控链式反应持续供能,占全球电力供应的约10%。
    • 军事用途:原子弹利用未受控的链式反应瞬间释放能量,需铀或钚的纯度超过90%。

四、与其他核反应的区别

  • 与轻核裂变:轻核裂变(如氢同位素聚变)需超高温高压条件,而重核裂变仅需中子轰击即可触发。
  • 与核聚变:聚变通过结合轻核(如氘、氚)释放能量,但技术难度更高,尚未实现商业化应用。

五、安全与挑战

  • 放射性污染:裂变产物(如锶-90、铯-137)具有强放射性,需长期隔离处理。
  • 反应堆安全:通过多重屏障(如燃料包壳、安全壳)和应急冷却体系防止堆芯熔毁。

测下来发现,重核裂变是核能利用的核心机制,其科学原理和工程应用深刻影响了能源与军事领域。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技术细节(如反应堆类型或废料处理),可参考相关研究文献或专业百科。


返回顶部